鼓劲、拼搏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肖力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校情怀

鼓劲、拼搏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肖力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9 字体大小:wz_A+.pngwz_A.pngwz_A-.png

                                   

  


  

    我是1956年从龙山二区调来州党校任班主任的。一来党校,知道党校的教学人员学历都很高,特别是教员,基本上是大学本科,而我是个初中生,其实还算不上,我高小还未读完,只读到六年一期,后来考上初中,也只读了三个月,加在一起,只能称一个高小生。这给我很大压力,开会插不上嘴,只坐在一旁当旁听生,从不服输的我,决心变压力为动力。为了以最短的时间赶上队,我拼命自学,和学员一起听课,作笔记,参加讨论;自己又订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湖南报等几种杂志,还参加州直学文化的“红专大学”学文化。同时,我还每天记日记,有时也给团结报和校刊写点小文章,通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基本上赶上了队,开会不再当旁听生了,有时还作中心发言。1969年“文化大革命”我被开除回家,1974年春落实政策平反,恢复党籍干籍,主动要求下基层,曾任大庸县大溪区供销社副主任。百天后,调大庸县五七干校(党校)任理论教员。69年到74年,前后离开党校五年多,也和理论分离了五年多,满脑子像56年初进党校那样对党校充满了生疏感和压迫感,我知道唯一的补救办法,只能靠自己拼命向书本学习,向同志们学习,甚至向学员学习,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根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78年秋分到我讲列宁原著《国家与革命》,这本书我过去看都未看过,更没听人讲过,听说有个姓宋的学员过去在省党校学过这本书,我专门跑到他家,借看他当时的笔记,又到新华书店查找有关资料;虚心向学员学习,有次讲课,把“赘”念成了“敖”,有个学员叫江功成的给我指出来,我十分感谢他,要他今后注意,我再念错什么给我提出来。这样我们的关系拉得更近了,每次讲完课,必开学员座谈会,诚恳请他们提意见,特别是改进的意见;又和另一个教员(侯宗佳)商定,互相听课,专门找差,课完后交换意见。这样几年努力,弥补了回家几年的时间耽误,已能胜任多门课的讲课。81年调回州委党校任理论教员,当时的第一副校长代一新嫌我年纪偏大(48岁),轮到我讲时,校领导和所有教员都来听课了,这次的课很成功,讲完后,学员长时间拍手,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古副校长,很有感触地说:“老实讲,调你来,我很矛盾,你能不能讲课?听你讲完一节,我放心了。”此后他对我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州财校长谭谷香向他要求将我调到财校,他说:“党校这么多教员由你挑,挑谁我都支持,唯独不能挑肖力。”教师们对我的看法也大大改变了,教师田雄甲,原来教学效果差,反映大,轮到讲《共产党宣言》时,将讲稿给我,要我给他修改把关。我看他虚心,从讲稿结构,文字,大删大改;又告诉他讲课的语气、手势,表情,这次的课非常成功,前后判若两人。此后他的讲稿,都要我给他修改把关,教学水平突飞猛进。不久,提为教育长,后又挂职任龙山县副县长、县长。离校时党校为他践行,请他吃饭,他动情地说:“希望管教学的领导要像肖老师那样关心我们青年教师,肖老师对我可是手把手帮助。”这时我不但稳稳站稳了党校讲台,而且成为教学骨干,教学效果深受学员好评,每期学员测评,我几乎都是第一。后来听新调来的教员吴永良说,他曾问隆金华(党校唯一的正教授)“党校哪个老师的课讲得最好?”隆说:“肖力老师。”两年后的1983年,党校的单一教研室一分为六个专业教研室,我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84年首次评定技术职称,被评为经济学讲师,88年晋升为经济学副教授。84年至我退休的92年九年中,一年评优、四年立功,两年评为省、州优秀教师。1988年到1991年,年终述职(92年我即将退休,主动退出)副教授中,唯一连续四年评为优秀。1992年退休,州组织部下文享受副处级待遇。

    1993年至1998年,先后返聘于张家界市党校、州委党校任教;在市党校返聘期间,可以说是我在党校工作的顶峰期,工作量是本校在职教师的4∶1。每期教学,先确定好教学内容和专题,然后开教员会,首先由本校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择优选题,剩下的,不管多少,什么专业,我全包了。我本来是政治经济学专业,这时什么课都讲,包括哲学、科社,党史党建,经管;遇到数学方面的问题,自己找资料尽量弄懂,实在搞不懂,就请教其他老师。给处级干部班讲课,主要由市委领导和我。我除把自己的课讲好,还帮助年轻教师修改讲稿,查找资料,听课助教;我除校内讲课,几乎包了校外的课,给机场讲,分区讲,市直机关讲,给外地来张家界办旅游学习班讲,如中央党校活动中心办的全国党校系统理论研讨班,河南郑州总工会办的旅游学习班,反映都很好。郑州总工会旅游学习班的领导,怕我有顾虑,给我壮胆打气,说“我们是搞业务的很少学理论,你就大胆讲,讲个把小时就好了”。结果我讲了两小时,大家聚精会神听课,认真记笔记,休息时和我对笔记,把错记漏记的改正补上,这时那位领导像松了口气对我说:“我们很少听到你这样的理论课,给我们帮助很大,提高了学理论的兴趣。”热情地留我吃饭硬给我200元,派车送我回党校,还再三说下次再来办学习班,再请你来讲课。   

    本来我已和张家界市党校签订到98年的返聘合同,1996年冬我回州党校过年(我家在州党校),州党校校长王士林一再劝我回州党校讲课。当张家界市委组织部管党校的副部长知道,在电话里一再挽留,我只好把本来97年春想结束合同回州党校的,只好延迟到97年7月。重新和州党校签到98年的返聘合同。九月我受州党校派遣又去张家界市委党校参加省函授校与校之间的交叉监考,这时挽留我的那位组织部副部长杜芳禄正式兼任市党校校长,对我说,如果我早几个月来党校,一定把你留住。对我在张家界近五年的返聘,给予高度评价,说:“我们张家界市对你有三个不会忘记:市党校职工不会忘记你,我们市委组织部不会忘记你,我们张家界的干部不会忘记你。”

    我的这些经历说明:鼓劲、拼搏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哪怕学历低一点,只要有这种精神,党校教学同样可以搞好。   

                                                            (作者系中共湘西州委党校退休老干)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2019close.png 关闭 2019dayin.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