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我与党校“有个约定”(杨文朴)
党校,是育人的沃土,是红色的摇篮,是培训党员干部的圣地。它和党的教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肩负着培训干部、输送人才的神圣使命。今年是我们湘西自治州党校建校70周年,作为党校人,我们同庆同喜。
五月初夏,草木勃发,江河可亲,春山可望。时光飞逝,令人感叹。不觉间,已来到党校的第二个年头。2021年1月,我来到中共龙山县委党校工作,成为一名党校人,与党校的缘分就此开始。
两年,相对于七十年党校历史,很短;但两年的感触与收获,很多。我不断感受着这座红色学府的别样魅力,发掘出她别样的美丽。
党校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红色学府。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的教学主楼,一枝独秀、俯瞰四方,掩映在绿树红花间,真正是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单位”。“实事求是”的党校人凭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的精神,以智慧和汗水早已镌刻出党校骄傲的丰碑。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艰苦创业,一代代党校人改革创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一代代党校人吹响着奋进的时代号角,播撒绿色的希望。一代代党校人接续奋斗,创培训模式之新,创教育理念之新,创体制机制之新,不断从新起点上迈向新征程。党校是一方神圣净土的红色学府。在这欲望充斥灵魂的社会,日日彷徨不知所终。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还有谁肯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又还有谁心怀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又有谁能保持千回百转却明澈依旧的心境?在党校,让我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远离了多元化的浮躁,心灵得到净化与沉静,回归自然的本源,灵魂更加充实自然。在这里,我倾听奋进的乐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在这里,我拥有乐观的情绪、友爱的心灵;在这里,回荡着一代代党校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铿锵之音,激励我不断地去追寻探索真理,百折不挠。党校是清贫的,但党校却是一方神圣的净土。
党校是一座充满信仰的红色学府。党校因党而生、因党而立。党性是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的党性集中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一名党员如果能够始终站牢群众立场,真心实意为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那他的党性观念就是强的。作为“人民公仆”,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党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红色精神与信仰力量。党校人始终牢记“党校姓党”,校园里的红色廉政走廊、教学中的党性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学员们接受红色洗礼,培元固本、立根铸魂。党校人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把教学科研关、舆论宣传关、学员管理关,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党校声音、党校观点始终坚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党校是一座充满希望的红色学府。党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党校性党的理论,历经沧桑,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出大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湘西州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党校带着我的魂来到了《苦难辉煌》,让我知道了中国曾经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的大落大起,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不尽的跋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才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在浴火中重生,从苦难走向辉煌!
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我与党校“有个约定”。铅华洗尽,更见从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为可期。七十年校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校事业向前发展的精神源泉。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不忘初心再出发,新校园,新气象,新作为,我们步履铿锵从头越,做坚持党校姓党、政治过硬的党校人,做努力学思践悟、理论自觉的党校人,做聚焦主业主责、本领高强的党校人,做传承红色基因、遵规守纪的党校人,以更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共龙山县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