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党校成长 (徐 浩)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校情怀

我在党校成长 (徐 浩)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9 字体大小:wz_A+.pngwz_A.pngwz_A-.png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来到花垣县委党校工作五个年头了。五年来,从对党校的最初认识,到慢慢融入,再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为党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追忆在党校的一路成长,颇多感慨涌上心头。

    来到党校工作,是我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中小学工作,担任班主任,任教一些学科,在行业领域积累了一点经验,以为一辈子安安稳稳,做好教书育人这一件事情就足够了。但偶尔也会问自己:人生能有几回搏?除了教书,我是否还有别的潜能,还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2017年下半年,我有幸被调入花垣县委党校工作,自此,国民教育教师身份向党校教师身份转变。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花垣党校面积不大,可能是党员学习培训的地方,还有些社会人士通过来党校学习提高学历。党校还有个篮球场,是篮球少年们约球锻炼的地方。当我正式进入党校,看到正在修建的学员食堂,走进教学楼和办公楼,了解到这里的机构设置和办公办学情况后,才发觉这里不是一般的学校,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和能力提升的大熔炉,来到这里学习的学员也不一般。面对全新工作、全新领域,许多的未知令我困惑和不自信,不过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引导和帮助下,使我意识到,与其焦虑不安,不如勤学苦练,在工作中体会和适应。

    当了多年老师,站了多年讲台,对于能继续上讲台讲课,我其实是满心期待的。但党校的课怎么上,之前没听过,也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参,我认为,最直观的了解方式,就是进入教室去感受。所以,只要有培训班,我都会把课程表拿出来看一看,找找要听的课,最好能抽出点时间,进入班级跟学员们一起听课学习。通过学习,我发现党校的课与学校的思政课,其实是有所区别的。思政课有教学大纲,既是政治教育,也是知识教育。而党校的课程突出“党”的特色,强调用学术讲政治。不同于单一学科重在知识点讲解和运用,这需要多学科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隔行如隔山,对于政治,我敏感度不够,还停留在纯理论的印象,自己之前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又远远不够,一切需要从头开始。通过领导和同事的推荐,我参加了省委党校、州委党校的一些学习,开始在网上听党课,浏览各级官方媒体,信息量很大,了解的也比较丰富,但真正的锻炼和成长,应该是通过集体备课、进入主体班上课、外出宣讲,以及参加党校系统教学比赛吧。   

    党校除了干部教育培训,还有其他的职能科室,几年来我在不同的部门待过,也曾下乡参与到脱贫攻坚一线,我认为不管是业务水平还是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对于教学科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关注这个时代、关注当今社会,深入调研和实践,激发教学灵感,可以更好地将个人兴趣、志向、追求融入到主业主课中。

    近年来,花垣县委党校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党校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我们党校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发展平台。感谢党校教师这个身份,给予我新的定位和可能。感谢校领导、同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与的帮助,使我倍感温暖。我会一如既往地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热爱党校事业,忠诚党校事业,献身党校事业,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   


  

(作者系中共花垣县委党校教师)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2019close.png 关闭 2019dayin.png 打印